华中科技大学徐锦芬教授在荆楚理工学院做英语学术讲座
教研有道,探索无涯。为切实增强工作室成员的教学科研意识、提升其论文写作水平,3月14日下午,柯心平高中英语名师工作室组织15名成员参加专题讲座培训。本次活动由荆楚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主办,著名学者、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徐锦芬教授受邀做客第31期“荆楚外语论坛”,作题为“不同类型教研论文的研究设计及案例分析”的学术报告。
荆楚英语教育联盟部分专家聆听讲座
名师介绍
徐锦芬,华中科技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华中卓越学者首席教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二语习得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写作教学与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TESOL中国华中区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材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上海外国语大学国家外语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兼职教授。多家SSCI及CSSCI外语类核心期刊编委。研究方向为外语教育、二语习得、教师发展。主持完成国家社科重点项目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等省部级以上课题20多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260多篇;出版专著和主编教吗材30多部。曾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荣获“湖北省优秀教师”“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我最喜爱的魅力导师”“华中卓越学者”“优秀研究生导师”等荣誉称号。
专家讲座,领航成长
徐锦芬教授的报告主要围绕教研论文的选题、论证、研究设计、研究类型及方法等方面展开,她通过具体案例向参加讲座的一线老师们讲授了不同类型的教研论文设计及写作技巧。徐教授结合自己的科研实践,通过大量详实的案例,介绍了不同的教学研究类型及方法,如描述性研究、教学准实验研究(自然课堂)、教学实验研究(自然课堂)、实验研究(实验室环境)、混合研究设计等。
教科处主任曾金平等工作室成员参会
讲座尾声,徐教授总结道:选题是学术研究的切入点,而大量文献阅读是获取好选题的基础,它能帮助研究者把握研究主题动态,激发灵感。徐教授还勉励在座教师们,在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下,教师要与时俱进,躬身实践,勤于思考、边教边研,做一名研究型教师;还要做一个有仁爱之心和博大胸怀的教师,努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优秀外语人才。
交流互动,精准指导
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柯心平老师提问
在最后的问答互动环节,工作室老师积极与徐教授进行互动交流,主持人柯心平老师提问:中学教师在确定教研课题时,如何界定“创新点”?是否可能将研究对象的局部差异误判为创新?徐教授指出,创新分多个层面,局部创新也是创新,也可以成为教研课题。她建议,作为一线中学老师,教研课题选题不宜太大,最好结合教学实际寻找切入点。可以就教学中的某一个点展开深入研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找到解决方法,记录成文,就可以成为具有创新意义的教研课题。
柯心平高中英语名师工作室老师与徐锦芬教授合影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本次培训由国内顶级专家主讲,高屋建瓴,既有系统的理论阐述,又有详实的案例的指导,是我市英语教育届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柯心平工作室的15位参会教师受益匪浅、收获良多。深耕才能细作,笃行方能致远,本工作室将继续立足教学实际做研究,向下生根,向上发展,在教育科研的道路上一路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