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寒唯有东篱菊,金栗初开晓更清。”姜永菊,掇刀区名泉小学语文教师,从教27年来,她恰似那秋风中傲然而立的菊花,在掇刀教育这方热土上默默绽放,散发出幽长的清香。
平凡如菊,守望每一朵花开
多年来,姜老师一直坚守在语文教学第一线,对每一个孩子都倾注了自己的心血。
新的学期接手四(6)班,她发现有一个叫小轩的男孩,对语文学习毫无兴趣。与家长交流才知道,这个孩子从一年级开始,语文成绩就没有及格过。激发兴趣,帮助孩子重树信心才是打开语文学习的钥匙。于是,她将关注目光更多地投向了小轩,课堂会鼓励小轩回答简单的问题,课间会与小轩沟通交流,坚持每天发现一个他的进步点来鼓励……渐渐小轩的语文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在期末测试中,小轩的语文成绩终于及格了。当学校举行诗词大会的活动发布时,她鼓励小轩报了名,并为小轩制定学习任务,督促小轩背诵。经过半年的学习和训练,小轩和队友不负众望,在诗词大会上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看见比赛结束从台上扑进自己怀里的小轩,姜老师禁不住再一次湿润了眼眶。
静待花开,谁说教育不是一门慢的艺术呢?
清雅如菊,芬芳每一节课堂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她深知语文对于孩子们后续学习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她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语文基本功,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并且积累了深厚的教学经验,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教学风格。她的“语文教学锦囊”里有很多小妙招,有低年级的“快乐识字卡”,有中年级的“一日一成语”,也有高年级的“小组循环日记”等。
开展“一师一优课”活动时,她为确保录制的最佳效果,在确定《中国美食》这一课题后,她钻教材、改教案、做课件、制学具,反复试讲,还购买了厨师服饰,让课堂教学氛围十足。功夫不负有心人,课例《中国美食》最终被评为“省级优课”。
如菊绽放,播撒芬芳。她的严谨和认真也深深地浸润在每一节语文课上,植根在每个孩子的心间,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受益匪浅。
坚韧如菊,推动每一次发展
作为学校教务处主任,她注重加强少年儿 童劳动教育,大力推进学校劳动基地建设,做到中高年级每班一基地,每周一节劳动教育课,持续开展劳动实践周活动。
2020年春节,因为疫情,延期了学生们到校报到,为了落实“停课不停学”精神,她制定了《网络教学实施方案》,最终在网上开学前推出了“4+4”课程模式下的“30+10+20”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全体老师对线上教学不再感到迷茫和困惑。围绕学校线上教学模式,她撰写、制作的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案例《我的空间我做主》入选中央电教馆案例集,并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展示,全国推广,全省共6个,荆门唯一。
为进一步落实、落地“双减”工作,她还带领团队不断优化自选校本课程“雅行超市”,遴选优质校外资源进超市;全区首创“作业管理公示栏”,以剥花生、系鞋带、手势舞等特色作业充实学生课后生活;按照“5+2”模式开展课后服务,组织校内托管时段开展踢毽子、跳皮筋、跳房子等传统体育活动,满足少年儿童多样化的需求。
27载寒来暑往,初心不改,她以温润如玉的心灵相伴学生身旁,以赤诚火热的情怀践行师者使命,如菊花般迎着秋风生长,迎着霜雪绽放。